AI工具使用心得:主动熵减
刷到一条AI工具使用的分享,贴在下面,并谈谈我的一些个人想法,仅供大家体会与参考。 (截图很长,不必看完)
事实上,其中提到的工具链可能不太适合每个人,但我很赞同当中提到的一条逻辑,那就是主动熵减。
在接触AI工具,或是传统效率工具的初期,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追逐效率的死胡同,认为这个也有用那个也有用,都下载用一圈,工具准备一大堆。最后可能的结果是:工具太多想不起来用,不知道用哪个好,时间长快捷键一大堆自己也分不清,返璞归真直接都放弃......
到这里已经违背了增效的初衷,一味追逐效率工具的使用,缺少个人工作流的规划,忽略了工具本身的学习成本,最终效率不增反降。
所以,做主动熵减,限制自己效率工具的使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但是,做熵减并不只有少用一种方法,还可以通过筛选所使用的效率工具来完成。
例如我们在效率工具专栏中推荐过的Mos,一个简单却强大的Mac鼠标插件,只需要简单的下载和一次性设置,几乎就再也不会打开和想起。我们使用了它没错,但是它不再占用我们的大脑内存,依然默认参与在我们所有的工作里,这就好比点了一项被动技能,悄无声息地提升了我们的体验及操作效率。那么这类工具我们叫被动工具,花费少量的一次性时间成本,带来长期效率收益。这样的工具即使很多,我们也无感,反倒是长期享受其带来的加成。
再比如,我们在后面会推荐的一款好用的压缩和解压工具Bandzip,除了能够方便快捷的解压或者压缩文件到多种格式,还提供了损坏修复等多种拓展功能。此类工具我们一旦使用,只需要替代本来的压缩和解压操作,在需要的时候一用就好,同样不占用大脑内存,更像是替代了我们的一根手指,并带来了能力增幅。这类工具可以叫做替代工具,使我们在一项任务中花费更少的时间成本或是达成更好的产出效果,带来长期效率收益。这类工具的使用就意味着原有工具的放弃,我们没有增加新的使用负担,就达到了效率的增加。
最后一种就是传统工具,最简单的例子就是AI对话的使用,对话这件事显然增加了我们的成本,但我们认为收获的价值远大于对话所消耗的时间和金钱成本。那这样的价值交换,在产出更多的同时也会带来负担的增加。试想你使用多种AI对话工具,想要流畅地来回切换和使用就需要习惯的养成,这也会占用更多的大脑内存。使用的越多就意味着成本越高,所以需要减少工具使用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,做主动熵减。
此刻你的同事用WPS而你用Office,为了避免不兼容你不得不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办公软件。醒图P完图片,发现消除笔不如美图好用再去美图编辑一下......这就是熵增带来的烦恼,一个需求却需要用多种功能相近的工具解决,而我们也是要尽力避免这样的情况,尽可能的用少而全的工具完成一样需求。
做知识管理也是类似,有人备忘录和flomo一起用,但却少有Notion和Obsidian一起,因为它们各自拥有大量的学习和使用成本,不适合同时用来完成知识管理这一项任务。
总结:在AI增效或工具增效的过程中,要有所克制和主动筛选,毕竟,我们身上的装备栏是有限的。